生活疾病百科

生活疾病百科 caves10279@wodeda.com

タグ:小於

餐前血糖正常值應小於6.0mmol/L,餐後血糖正常值應小於7.8mmol/L。

對於非妊娠人群,餐前血糖正常值應小於6.0mmol/L,如大於等於6.1mmol/L,則診斷為空腹血糖調節受損,如大於等於7mmol/L,則診斷為糖尿病;餐後2小時血糖正常值應小於7.8mmol/L,如大於等於7.8mmol/L,則診斷為糖耐量受損,如大於等於11.1mmol/L,則診斷為糖尿病。

對於妊娠人群,餐前血糖正常值應小於5.1mmol/L,餐後1小時血糖正常值應小於10.0mmol/L,餐後2小時血糖正常值應小於8.5mmol/L,如其中任何一個指標異常,就可診斷為妊娠期糖尿病。

糖尿病的高危因素除了年齡、肥胖、遺傳、飲食、“三高”等因素,生過巨大兒的女性及低體重初生兒、“梨形”身材、吸菸喝酒、精神壓力大、情緒波動大、缺乏體育鍛煉都是危險因素,尤其是腰圍不小於90cm 的男性、腰圍不小於80cm 的女性更容易成為糖尿病的“後備軍”。

  • 年齡在 45 歲以上。
  • 家人中有糖尿病患者。尤其是父母、兄弟姐妹等有血緣關係的人患有糖尿病,風險肯定會增加,這與基因有關。值得注意的是,夫妻之間雖然沒有血緣關係,但由於有著共同的生活習慣,也可能成為危險因素。
  • 肥胖。特別是“肚大腿細”的人,風險會增高。如果男性腰圍不小於90cm,女性腰圍不小於80cm,說明脂肪可能已經在內臟和皮下堆積,它會阻止胰島素的降糖作用,這種人往往更容易成為糖尿病的“後備軍”。
  • 生過巨大兒的婦女以及低體重的初生兒。
  • 吸菸及酗酒者。
  • 精神壓力大、情緒波動大。精神的壓力以及情緒的波動會影響到體內某些激素的分泌水平,造成內分泌紊亂。
  • 缺乏體育鍛煉者。
  • 代謝綜合徵(高體重、高血壓、高血脂、高尿酸)患者。
  • 長期高熱量飲食者。

代謝綜合徵是一種集多種代謝紊亂於一身的情況,包括肥胖、胰島素抵抗、糖代謝異常、脂代謝紊亂以及高血壓等[1],這些代謝紊亂會相互造成影響、互為因果,並且,代謝綜合徵也會影響冠心病的發生風險。

什麼是代謝綜合徵?

根據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提出的標準,具備以下 4 項中至少 3 項即可診斷為代謝綜合徵[2]

  • 超重或肥胖。BMI [體重指數,即體重(kg)除以身高(m)的平方] 不小於 25.0kg/m2
  • 高血糖。空腹血糖不小於 6.1mmol/L 或餐後 2 小時血糖不小於 7.8mmol/L,及(或)已確診為糖尿病並接受治療。
  • 高血壓。收縮壓/舒張壓不小於 140/90mmHg,及( 或)已確診為高血壓並接受治療。
  • 血脂紊亂。空腹血甘油三酯(TG) 不小於 1.7mmol/L,及(或)空腹血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(HDL-C)男性小於 0.9mmol/L,女性小於 1.0mmol/L。

代謝綜合徵會促進冠心病發生髮展

代謝綜合徵本身集合了多種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,因此,會顯著升高新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、出現心血管死亡及全因死亡的風險[3][4][5]

代謝綜合徵的核心是一種被稱為“胰島素抵抗”的狀況,這種情況長期存在時,會促使體內的血糖血脂紊亂,血壓升高,出現中心型肥胖(即腹型肥胖),並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和進展。動脈粥樣硬化正是發生冠心病的病理基礎,高血壓則是加速冠心病和動脈粥樣硬化發展的一個要素,血脂代謝紊亂也會促進冠心病的發生發展。可見,代謝綜合徵會從多個方面造成影響,上述因素相互疊加、互相影響、互為因果,最終會推進冠心病的發生[3][4][5]

注射液 , 注射劑 , 衣錠 , 鹽酸 , 維他命 , 糖衣 , 糖漿 , 軟膏 , 乳膏 , 黴素

血壓,會影響患冠心病的風險嗎?
糖尿病患者心臟病發作可能“悄無聲息”
血脂有異常,冠脈易“生病”
肥胖、少活動?冠心病離您那麼近

有研究顯示,沒有代謝綜合徵的肥胖人群,發生心血管事件的風險較一般人群並沒有升高,但是相對於無代謝綜合徵且體重正常者,有代謝綜合徵且肥胖的人群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了 2~3 倍,死亡風險增加了 2 倍[6]

如何應對代謝綜合徵?

肥胖、吸菸、高碳水化合物飲食、鍛鍊不足等均是與代謝綜合徵的發生相關的危險因素,針對上述方面進行干預,有助於預防代謝綜合徵的發生,從而阻止或延緩其向心血管疾病進展。

因此,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、積極減重可作為預防代謝綜合徵的重要舉措。若吸菸,應先戒菸,並避免吸二手菸。定個減重目標,例如在 6~12 個月內減重 7%~10%。通過調整飲食結構、控制總熱量攝入、減少脂肪攝入等有助於減輕體重。堅持鍛鍊也很重要,每天應進行至少 30 分鐘的中等強度體育鍛煉,如健步走。

顆粒 , 膠囊 , 毫升 , 毫克 , 公絲 , 公克 , 公撮 , 感冒 , 粉劑 , 單位

保持心臟健康,避免這十件事!

此外,如果合併有高血壓、高血脂、糖尿病等,要在醫生指導下接受藥物治療,將血壓、血脂和血糖均控制在理想範圍內[7][8]

このページのトップヘ